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如何畅通产业融资以及守住不发生重大违约风险底线,一直备受市场关注。
(资料图)
上海证券交易所为此多措并举。证券时报记者从券商人士处获悉,上交所近期召开有关债券业务的内部培训会,对公司债市场的当前形势作出分析,认为风险逐步收敛,但仍然存在结构化矛盾。
上交所还透露了重点工作任务,要大力发展产业债,引导市场改变传统“重城投、轻产业”风格。上交所还对城投债继续明确主基调,即“调结构、控增量、盘存量”。此外,提升中介机构执业质量也必不可少。
优化债市结构
为重点工作
证券时报记者从券商投行人士处获悉,为引导市场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沪市公司债今年上半年取得阶段性成绩,整体发行规模为2.07万亿元,其中产业债发行4322亿元,同比增长3%;科创债发行规模1131亿元,同比实现翻倍增长,达到264%,已达到去年全年水平。
上交所表示,上半年持续关注城投和房企债券风险。对于城投企业,上交所按照“调结构、控增量、盘存量”工作思路开展融资审核,对于房企——交易所支持正常经营房企滚动融资。
谈及今年债券市场整体形势,上交所表示,结构化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一是在城投方面,融资结构虽然进一步优化,但仍需防范资质偏弱、财政困难区域风险;二是在地产方面,投资机构的容错安排和风险缓释机制不足,市场资金意愿和动力不足;三是在产业方面,支持产业企业融资任重道远。
上交所表示,公司债重点工作任务主要有四大举措:第一,引导优质产业企业债券融资;第二,按照“有保有压、扶优限劣”的思路持续优化债券市场结构,对城投债“调结构、控增量、盘存量”;第三,鼓励专项品种,比如要落实科创债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第四,提升中介机构执业质量,实施中介机构执业质量记录机制。
多举措促产业债发展
调结构的背后,一方面是落实国家战略,支持实体产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是引导重塑投资理念。上交所相关人士在此次内部培训会亦谈到,要引导投资者逐步改变传统“重城投、轻产业”的单一投资风格,改善债券市场投资生态。
但产业债的发展也面临多个现实困境。相关人士表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下,实体经济尤其是产业企业的发展依然面临困难。另一方面,受制于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等因素,在下半年利率环境相对宽松的背景下,支持产业企业融资任务依然繁重。
为此,上交所近年来推出“组合拳”。证券时报记者获悉,内部会上,上交所在介绍措施时提到,比如支持为发行人量身定制融资方案,根据企业特点为其匹配适宜的债券产品,同时就发行期限、发行规模、发行窗口等提供专业建议。
此外,上交所已和地方政府建立产业债地方增信机制,还推动产业债做市,并优化容错机制和正面评价引导等。
其中,有关“产业债增信机制”备受债券圈内关注,主要因为市场机构倾向于为城投企业发债提供增信,产业债发行存在投资人认购意愿不足、增信机构增信意愿低且成本较高等问题,这使得推行上述机制必不可缺。
上交所认为,要让增信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路径,要逐步改善融资担保公司的传统盈利模式,发挥融资担保公司“债券发行增信+信用估值管理”的一二级联动服务模式。
据悉,目前共有8单地方增信产业债项目落地,支持融资36.13亿元,区域覆盖四川、湖北、陕西、安徽等。
中介机构执业
暴露三大问题
中介机构作为债券市场中的重要角色,上交所将“提升中介机构执业质量”持续纳入重点任务中。
据相关券商人士介绍,此次上交所在内部会议上就总结中介机构存在的问题,以提醒从业者在执业时应当注意。
首先,在信披核查方面,据监管部门介绍,有中介机构隐瞒、漏报或未及时报告影响合规判断的重大事项。有的申请文件之间存在重大差异,或者与其他市场披露的文件存在重大差异。有的核查程序不符合要求,或者重大合规性事项的核查过程、核查意见内容过于简单。
第二,在职业素养方面,有中介机构申请文件文本质量差、制作粗糙、存在多处低级错误。有的项目联系人不了解项目情况,或者拒绝配合落实交易所按照规则提出的相关要求。有的反馈回复质量较差,擅自修改反馈问题,或者存在避重就轻、含糊其辞、缺乏依据、未直面反馈问题等情形。
第三,在工作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有中介机构来访程序不符合规范,或来访后不配合相关要求;向审核人员寄送礼品、卡券或其他违反廉政规定的相关事项;静默期内违规进行主动信息沟通;违规打听排会情况、催促项目进度;骚扰、威胁、侮辱审核人员。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