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病毒性人兽共患病,1958年在绿猴中被发现,1970年刚果民主共和国,报告首例确诊的人类猴痘病毒。
·流行病学特征·1、传染源:主要宿主为非洲啮齿类,灵长类偶可感染。动物及猴痘病毒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动物传人: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 3、易感人群:长时间近距离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性传播。 绝大多数(99%)病例为男性,18-44岁男性在感染者中占更高比例(77%)大多数病例(98.1%)是在男男同性性行为者中发现的孕妇、儿童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也易感,应采取预防措施。
·临床表现·潜伏期5-21天,多为6-13天。 三大主要症状: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皮疹。 发病早期出现发热等前驱症状,90%患者出现明显的浅表淋巴结肿大。 发病1-3天出现皮疹,不同形态的皮疹可同时存在,质地较硬,可伴明显痒感和疼痛。可累及口腔黏膜、消化道、生殖器、结膜和角膜等。病程2-4周。 2022年以来发现的病例临床表现相对较轻且不典型。
·预防措施··接种疫苗 ·宣传教育 ·主动就医和及时报备 ·限制动物贸易
供稿:供应室 赵 宇
编辑:刘发鑫
审核:崔 忠
监制:叶晓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