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智能 > >> 正文

到底有没有“高温低报”?入伏以后北京还会更热吗?回应来了_报道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7-06 15:35:30发布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骆倩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夏天真的是“热晴高涨”,还没完全进入盛夏,就已经热得屡屡破纪录。今天,北京南郊观象台气温再次冲上40℃,南郊观象台35℃及以上高温日数累计达到19天,为1951年建站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高温炙烤下,不少网友认为气温远不止40℃,感觉在户外都快被“烤化了”。每到高温时,大家对于气温的讨论都层出不穷,比如就有人怀疑气象部门“高温低报”,事实究竟如此吗?

气温是如何测量出来的?

气象部门所发布的“气温”,是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规定,由气象部门的工作人员通过百叶箱中的温度计所测量的温度。也就是说,天气预报每天说的气温,就是百叶箱内显示的温度。

而对百叶箱的设置环境是有明确、严格的要求的。人们手持温度计在马路路面、屋顶天台测得的温度,均不属于标准气温。

有研究显示,在同一座城市,阳光强烈照射下,柏油路面1.5米高度上的温度,可能会比百叶箱里测得的温度高4℃至5℃。

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个别特殊环境下的温度测量极不稳定,只有全球统一标准的气温数据,才具备代表性、科学性、研究性。

体感温度的不同差异是怎么来的?

至于每个人觉得热或者冷,那指的是个人的体感温度,这通常会受到湿度、风速、是否有阳光照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甚至个人情绪也会影响对气温的“判断”。

比如说,即使没有达到35℃以上,只要气温在30℃左右、相对湿度超过70%,人体就会感到闷热、不适,甚至引发中暑。

而大家所说的“感受的温度比气象部门报的高”,这对大部分城市居民而言,属于一种正常现象。当然,这也充分体现出大家对体感温度预报的需求。

入伏以后还会更热吗?

还没完全进入盛夏,北方比南方还热,大家纷纷表示开了眼界。其实,北方的高温往往集中在初夏,而南方则在盛夏时段进入高温季。因此,当前我国正处于“北高温、南暴雨”的格局,后续南方降雨减弱,高温天气也会增多。

而入伏是温、湿度的一个总体概括,我国通常在7月中旬左右入伏,副热带高压北抬控制北方地区,出现无雨、高温、高湿的天气现象。

入伏后一般以“桑拿天”为代表,与现在的晴热、干热天气大相径庭。就人的个体感受而言,体感温度不仅和气温有关,还受湿度影响。“桑拿天”因湿度较高,身体排出的汗蒸发不掉,热量散不出去,此时人的体感温度也更高,就会感觉到闷热、易中暑。

气象部门提醒,未来一段时间,雨带将逐渐北移,北方地区将进入雨季,干热天气会随之结束,转入闷热天气。届时,高温天气的防范应从高温干热转为高温高湿,大家也应做好针对性的应对。

上一篇 下一篇
x
推荐阅读 更多

到底有没有“高温低报”?入伏以后北京还会更热吗?回应来了_报道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7-06

世界快资讯:透过数据看经济 各行业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央视网 2023-07-06

曝猛龙有意公牛受限制自由球员多苏穆 环球热议

NBA 2023-07-06

英语水平没过四级怎么写_英语水平-今日播报

互联网 2023-07-06

环球快播:中国好声音盲选剧透:明选暗选两种模式,薛之谦收下两名唱跳学员

腾讯娱乐 2023-07-06

广东省车辆违章多久可查到

找法网 2023-07-06

全球快报:康美药业签字会计师杨文蔚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影响深远

中华财富网 2023-07-06

莫雷·达西尔(关于莫雷·达西尔的简介)

互联网 2023-07-06

【全球报资讯】深公司早报|普路通子公司拟与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共建有关新型储能系统研发中心,迅捷兴拟募资3.4亿元用于智慧型样板生产基地项目

21经济网 2023-07-06

10:38 A股苹果概念股震荡走强,华工科技涨超9%

万隆证券网 2023-07-06